陽明山自在旅遊小幫手

遊憩資源行動導覽APP

訪談PersonaUser jounery mapStakholder mapUI flowMockup

CASE:Personal Side Project|TIME:2020
開啟線上原型
Background
根據前期調研,使用者對目前陽明山遊憩導覽系統提供的單元內容豐富性持肯定的回應,但是對於(1)資訊內容功能的實用性;(2)資訊內容呈現方式;(3)操作體驗上大部分皆表達會降低使用意願。因此本專案以使用者觀點切入,從服務設計的觀點探討,透過實地觀察及訪談法,蒐集使用者行為資料及想法,運用「KJ法」、「人物誌」、「使用者旅程地圖」、「利害關係人地圖」分析工具了解遊憩過程中產生的痛點,從情境需求發展應用程式功能,從使用者的需求角度從新設計及優化此款APP。
研究對象
立意抽樣|20-65歲|活動以步道健行和景點遊憩為主|共九名
觀察發現
Persona關鍵變量框架
由KJ法分析中可知悉受訪者在遊憩活動中所關注的核心分群,延伸歸納出四組關鍵變量—「遊憩動機」、「體驗準備」、「行程規劃」、「環境關注」,每個關鍵變量包含了與其相關的行為特質核心維度。再依據各用戶數據標註於各維度特質上之涵蓋比例,輔以受訪者的行為表現偏向,將各行為特質合理串連以得到persona的三款核心特徵分類。
Persona
不同的角色模型對遊憩資訊的需求依著「遊憩動機及目標」、「行程規劃涉入度」、「體驗準備態度」、「環境關注焦點」及「痛點解決」而有所不同,相關問題所提供的服務機會點亦有所不同。
User jounery map
將戶外遊憩流程依期望、出發、遊憩進行、賦歸與回憶整理為(A)規劃行程;(B)規劃交通;(C)遊憩進行;(D)賦歸四個階段。紀錄各階段接觸點的行為及步驟歷程,透過訪談得知受訪者在遊憩過程中的行為、感受,並詢問其最喜歡以及最不喜歡的事件,將其整理為痛點及甜蜜點,梳理出缺口作為機會點切入以提出改善方式,歸納出可滿足痛點的四大資訊服務方向為:景點搜尋機制、交通資訊服務、環境互動功能、照片紀錄與分享。
Stakeholder map
從使用者旅程地圖可發現在搭乘公車上山的遊憩過程中,有很多的環節都會產生痛點,由利害關係人地圖中「公車司機」以及「公車總站服務人員」是最直接能提供相關訊息的接觸點。但是此兩種身份畢竟不是客服人員,因此能提供的解答資訊服務有其限度。這些資訊可透過遊憩導覽軟體提供相關訊息,方便遊客於遊憩進行前或遊憩進行中即時獲得所需資訊,安排順暢的遊憩旅程降低體驗受挫的情形。
功能規劃發想
從功能服務規劃藍圖發展出14點的功能發展大綱,為使用者提供解決五個面向的需求—景點、天氣、交通、場域互動、紀錄,總共設計規劃了23個功能。在功能發想設計清單中,詳述各項功能發想的過程脈絡,由痛點或甜蜜點出發、提出對應解決方向至設計功能細節。
功能頁面流程與單元介紹
Mockup
線上介面原型 Prototype